智慧家庭应以“数据”为中心

萧萧 2013-12-06

    智能技术正在广泛深入到家庭生活的每一个领域。这也引来了无数业者构筑“智慧家庭”新产业链的思考。但是,基于智能、网络和现代通信技术的智慧家庭和传统意义上的智能家居又有何区别呢?在这场新的家庭应用革命中,厂商如何保持自己的正确方向呢?这是本文希望回答的问题!

    传统智能家居的“失意”

    传统意义上的智能家居,最早在欧美和日本兴起。从最初的原型产品到现在也大致有三四十年的历史。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随着国内国外经济交流的深入,智能家居的概念也传入了国内市场。其中,日本在智能家居行业应用的示范作用,最大程度的影响了国内智能家居设备的发展。

    这一时期的智能家居设备,并非我们现在意义上的“智慧型”产品。传统智能家居的产品和系统形态,局限于非电气产品的电气化操控和多样产品的集中操控上。核心产品包括智能家居网关、家居中控等等。

    这些设备实现的基础功能,可以简化为“控制技术”的集成和多元性。比如,对窗帘,这类传统需要手动收拾的家居部件安装电气化设备,通过线控或者遥控控制,并将其控制权进一步集中到家庭中控上,可以集中控制,甚至通过一些通信技术实现远程的控制等等。类似改进可以延伸到空调、冰箱这类电器,照明、通风等环境产品,甚至衣柜衣橱、马桶等设备也可以电气化发展,实现线控、遥控和中控集中控制。

智慧家庭应以“数据”为中心

    通过以上举例可以看到,这种传统的智能家居产品的进步体现在“非电气产品的电气化”、“产品控制的多元化和系统化”上。这样的系统中,并没有更多的考虑人的因素,产品设计集中在如何应用新技术,以及如何创新出新产品来。产品设计理论是“以物为中心”、“以功能为导向”的。这导致,传统智能家居虽然实现了很多产品创新,以及绝大多数可以想象的家庭智能应用功能,比如远隔千里之外用手机遥控窗帘,但是却难以实现产品的真正大规模产业化。

    因为,这种功能性设计的产品,在结合人的因素的时候,缺乏灵活性和主动性。对于消费者,一个中控化、电气化的窗帘更多的是一种时髦的科技感,它所带来的应用价值有限:手动拉一下窗帘,和寻找遥控器或者中控设备比较,消费者并没有付出更多的成本。也就是说智能窗帘不能带来实际的方便。这样的现象属于整个的传统智能家居行业。

    不仅是应用价值的有限性,传统智能家居甚至还需要消费者投入更多的经济成本。后者直接使得这种产品最终成为了高档别墅、酒店的“奢侈品”,而不是普通消费家庭的“必需品”。而对于新时代、新背景下的智慧家庭产业,让智能设备成为普通家庭消费得起、用起来,确实方便好用的“必需品”才是该行业的根本任务!

    智慧家庭:“想象”是第一步

    2013年10月15日晚,长虹举办了一场名为“让想象发生”的发布会。(“让想象发生”——这也是长虹新的品牌格言。)据长虹介绍,这个叫做“想象力实验室”的机构,国内找不出第二家。而在长虹想象力实验室背后,则是长虹的新战略:“大智能”。——基于信息化和网络技术,依托家庭网络和智能传感器系统,以智能化为最终特征的未来“家庭、家电和消费电子”形态!

    无独有偶,几乎是同一时期小米宣布了自己的智能路由器战略,并泄露出一些特殊的“伙伴”产品。比如智能豆浆机。这些产品将和小米的智能电视、智能盒子、智能手机一起,构成小米“智慧家庭”的敲门砖。和小米有着同样思维的包括华为、百度、奇虎360等很多行业巨头。这让智慧路由器,或者智能机顶盒,这个可能的未来智慧家庭的中枢、家庭互联网的入口之争,在几乎一个月的时间内就爆发了。

    在这些厂商的努力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若问他们,你推这个产品有什么价值、或者想做什么?他只能给你一些“概念性”的描述——这些企业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战略究竟会延伸向何方,因此才有了“长虹想象力实验室”,这种看起来虚无缥缈的东西。

智慧家庭应以“数据”为中心

    也许,智慧家庭的一切美好期待都是“瞎想”,但是任何创新都必须从“一些不找边际的想象”开始。所以,小米对于它的智能豆浆机的态度是积极实验,而并非必须成功。其合作伙伴九阳,更是愿意用“不说话、多做事”的态度来加入这个行业的竞争之中。这是新的“智慧家庭”行业的崭新的产品态度。

    这种新态度,与传统智能家居不能普及的原因:匮乏“人”的因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上文已经介绍过,传统智能家居产品的设计理论是基于“以物为中心”、“以功能为导向”的。这样的理念,固然可以使得产品设计工作有的放矢,可以在短期时间内创造出一波“完整”的产品,但是却未必能抓住消费者的真实需求。

    智慧家庭新的思维,无论是长虹还是小米,都不把眼光放在具体工能的产品上,而是强调想象、创造和不断实践。这些新实践包括智能路由器、智能机顶盒,更包括未来的智慧家庭必须是“传感器”的系统集成。

    智慧家庭会从“传感器”开始吗

    什么是“传感器”呢?这个概念并不简单,其涉及的科学门类异常繁杂,包括通信、电气、材料、光电、声电、压力电器、适度电器、影像科学等多个学科。

    但是,这类设备又可以有一个根本性的概括:传感器(英文名称:transducer/sensor)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传感器就是一种实现将我们的生活、生产环境、过程、动作和习惯数字化,并交给计算机处理的工具。

    依靠传感器,空调能知道空气的湿度、灰尘含量、温度,能够自己主动控制居室的“环境”质量。这类技术在工业和医学领域已经大量使用,只不过现在的智慧家庭概念和物联网概念,要将其广泛的应用到普通生活之中。其实,日常生活中的摄像头、麦克风、电子温度计都可以看成是传感器产品。

    传感器的作用是“知道现在是什么样子的,并形成数字化、规范化的计算机数据描述”。这些“数据”则是各种智能设备工作的基础——抽油烟机依据传感器探测到的油烟量自主调整运行功率;同时,这些数据也是设备之间相互“说话”的内容——煤气灶告诉抽油烟机“我要开始工作了”,你应该控制一个适合的风向!

    有了传感器系统的智能家居,就会比完全基于“非电气产品电气化”、“产品控制多元化和系统化”的传统智能家居设备显得“更为智能”。目前,市场上能够追踪人物的空调已经大量销售、能够识别光纤明暗的照明系统也具产业规模、能够恒定水压和温度的供水设备正在日益走进普通百姓的生活……这些产品的出现和应用都要依赖于“传感器”!

    “传感器”很是神奇,它让以往冰冷的产品似乎有了智慧,能够自主的工作,不再依赖于主人的命令。但是,传感器也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比如,根据光照自动闭合的窗帘系统,还不能明白主人有时候需要在夜间开启窗帘,或者在阳光刺眼的时候“不关闭”窗帘;能够追踪人物的空调系统还不能够理解什么时候主人希望风向对着自己,什么时候则希望躲开风口……

    解决以上问题,是传感器所无能为力的。因为传感器提供的只不过是一个“数据集合”,一个决策的基础,而不是决策本身。传感器虽然神奇,但是也仅仅是智慧家庭的一个“简单开始而已”!

    智慧家庭应以“数据”为中心

    传感器最大的价值是提供了一个数字化的数据集合。这个集合可以用来描述多种事物:比如空气质量、主人的作息习惯、家居的新成员,新变化等等。但是,传感器自身不能表达出这些采集到的“数据的正确含义”,依靠传感器的数据、得出正确的有价值的结论至少需要两个条件。

    第一是,一个可靠的学习型的数学模型。这个模型的存在形式是一个软件系统。它能够处理很多传感器所形成的具体的“数据信息”,从中间发展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并将这些规律用于可能的“设备”的功能动作。第二,仅仅拥有一个可靠的学习型的软件还不足够,要使它发挥出必要的价值,还必须拥有足够多的“基础数据”:这些数据不仅来自于具体的某一个“主人”或者“环境”的行为过程,也必须来自很多的不同的“样本”。

    实现以上两点的现实技术手段是具备的。现在廉价的智能设备已经普及、软件科技业发展到了很高的层次、传感器产品的价格正在快速下降(尤其是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造成了传感器产品成本的急速下降,并不断诞生新型的传感器产品),这些都为以上两点的实现准备了必要的“产业基础”。

    但是,即便如此,消费者和厂商还是不能欢呼“一个智慧家庭时代”的开始。因为,大家首先要知道,我们究竟要用这些技术力量做什么、这些技术自身安全与否、对于某一种具体的应用业务,他的参与者是谁,产业结构如何?这些问题最终又变成了,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传感器提供什么样的数据!

    比如,如果一个可以监控脉搏的智能手环,戴在一个晨练的老人身上。我们的目标是“老人的生命安全”。那么随之出现的可能的社会行为和设备行为将异常丰富:心速和血压的变化要转变成“警告信号”——什么样标准的信号将触发直接的对当事人的警告,如果情况恶化则要触发升级警告,包括提醒最近的人们提供帮助、提醒亲人的注意、甚至主动报警联系医疗救护机构。——这些功能的实现,完全超出了任何一个厂商、一个行业的范畴,他带来的是一个社会问题。而实现整个社会联动和沟通,将平常互不联系的人、事物统一起来的因素,就是“传感器数据”。

    这些传感器的数据需要采集、存储、归类、分析、分解和应用。这将是一个“伟大”的工程体系。实现这个工程的关键一步,系统的中心就是“数据”自身。

    对于一个有限的家庭环境,构成“数据”基本处理的设备和“数据”基本通信的设备必须是安全且统一的。这就是2013年三季度无数巨头纷纷挤入“智能机顶盒”市场的原因:这个产品很可能是智慧家庭的数据和通信中枢的最佳选择之一,谁掌握了它,谁就掌握了行业的“命门”!

    智慧家庭必须革新产业思维

    “数据”对于未来智慧家庭的价值是无与伦比。任何企图进入这个行业的企业都必须认真思考这个问题。与数据相伴的话题是传感器、通信、存储、建模与挖掘分析、数据触发动作和响应,这些都将是智慧家庭行业的主体构成部分。

    以数据为中心的智慧设备,可以感知自己、周边环境、甚至主人需求。这类设备的自主工作将是未来任何硬件厂商技术攻关的方向。

    革新产品设计的理念,引入数据流、用户行为分析和交互式网络通信,诸多异型设备协同设计等众多“智能和网络”概念下的产品内涵;在产品的应用和行为层次上,突破以人来控制产品的“传统行为模式的束缚”,进入设备与人交互、甚至设备与人形成默契的“交互式学习型行为模式”触发的新格局,是未来智慧家庭发展的基本形态。在这样的产业形态下,任何号称智慧的家居设备,都必须具有行为上的自主性:主动工作、主动满足主人的需求;并具有能力上的学习性:不断进步、不断以更精准的方式满足主人的需求,胜任自己的工作。

    以自主工作的智慧产品为基础,智慧家庭行业,将是与传统“智能家居”完全不同:新的设计理念是环境和行为的统一,是人的行为、需求和物的行为与功能的统一,是一个能实现智能家居设备的存在“必要性”的产业理念,也是唯一可以让智慧产品大规模走进普通消费者生活的“产业方向”。

    正是因为理解到智慧家庭产业发展的这个根本理念,长虹才强调“想象力”的重要性——这种强调本身就是对“过往”的否定,因为长虹需要新的产品:这些产品必须处于新的理念之下。也正因为理解了智慧家庭产业的这种发展趋势,百度这类数据为王的企业,才有勇气争夺家庭互联网的入口硬件,奇虎360等也纷纷不甘落后。

    实际上,今天的智慧家庭产业已经与传统智能家居关系不大:产业规律、产品理念、行业目标、市场参与的主体、尤其是系统架构的核心模型都已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这种改变意味着巨大的产业风险,也意味着难得的产业机遇:这个机会将属于所有的家电业者、电子产业业者、互联网产业和通信产业的从业者。

分享到:
大家在说
发表评论
推荐阅读
夜狼安防加入CSHIA,抱团助推产业发展夜狼安防加入CSHIA,抱团助推产业发展作者:pjtime资讯组  19-03-29
华北工控 智能楼宇开启无限可能作者:pjtime资讯组  19-01-28
CES 2019:哪些亮点值得关注?CES 2019:哪些亮点值得关注?作者:佚名  19-01-04
遥控未来:小鸟科技的“数据之门”遥控未来:小鸟科技的“数据之门”作者:花开无期  19-01-22
投影 | 智慧家庭 | 商显 | 信号处理 | 会议/监控
电话:010-82755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