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液晶拼接突破,未来差异化技术定成败

萧萧 2015-11-13

    2015年10月份,1.8毫米间距的液晶拼接墙单元产品正式来临。这不仅意味着高端视频墙行业的竞争又添新军,更是将很大程度上影响未来视频墙产业的技术走向。

    补足缝隙的竞争,渐入终点

    在视频墙市场,DLP拼接产品的缝隙指标一直是最好的。十年前该技术产品已经实现2毫米以下间距的产品。目前则包括最小为0.5毫米、最常用1毫米,以及具有一定经济性的2毫米三种主流产品。其中,0.5毫米缝隙产品已经接近“物理极限”,且光学缝隙大于物理缝隙——即在这个级别上研发更小缝隙的产品,已经难以创造实际应用中的体验差异。

    近年来,DLP拼接缝隙指标技术的进步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在更大的单元体上实现更小的缝隙。因为边框的一个基本功能即是对背投单元屏幕的“承重”,这往往也意味着更大的单元体,边框很可能需要更大的厚度,才能保证产品的稳定、以及客服长期使用的屏幕平面的应力变形。第二,则是努力实现更为轻巧的屏幕厚度——屏幕厚度的降低,可以带来产品光学缝隙的减小,这种变化在0.5毫米缝隙的产品上依然有价值。

    不过,即便DLP拼接行业意识到了以上两个技术进步的空间,但是实际上市场对这种技术改变的热衷程度并不高。因为,现有的技术真的已经非常棒,开发更好的产品所能带来的效益价值与投入比例之间越来越不划算。

    相比较DLP拼接产品小缝隙产品的高度成熟,小间距LED和1.8毫米液晶都是新手。

    2014年是小间距LED获得大量应用突破之年:1.6为代表的产品市场需求量急速攀升,1.2产品首次进入实用化,1.0甚至0.6产品实现技术突破。这些变化使得小间距LED能够进入与投影机和DLP拼接产品相当体验效果的高端应用领域一展手脚。

    不过,小间距LED屏的点距突破所到来的成本和技术问题要比DLP拼接严重的多。DLP拼接的边框和屏体功能要简单很多,投影的方式决定了窄缝隙的DLP拼接不需要革新任何光机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和部件。

    但是,LED屏产品每当点距缩小50%,其他方面的技术精度就要增加4倍。后者将导致产品稳定性、量产合格率等方面遭遇困难。同时,从需求端看,小间距LED基本用在150英寸以上的显示面积上。这样的显示面积决定了市场对于1.0以上产品的需求几乎不大。

1.8液晶拼接突破,未来差异化技术定成败

    所以,无论是技术难度、经济性,还是市场需求都已经决定小间距LED的缝隙已达到“顶峰”,处于一个“性能过剩”的状态。这也是小间距LED市场在2014年缝隙突破为主旋律的基础上,2015年为何迅速转向规模市场突破,而不是进一步提升技术指标的原因所在。

    对比小间距LED屏技术上的“过剩”,1.8毫米液晶的出现,更准确的提法应该是:首次进入“无缝”标准的门槛。1.8毫米间距的液晶,无论是和0.5毫米的DLP产品比较,还是和1.0产品的小间距LED比较,指标上依然处于“相对落后的阶段”。

    与小间距LED屏,点距的改变会导致产品几乎所有关键技术和工艺难度的变化不同,无缝液晶、更低缝隙的液晶拼接单元的技术演进,不会对液晶显示的核心部分、面板部分有根本性的变革。这一点有些像DLP拼接。

    但是,液晶拼接单元的边框公用有比较DLP拼接更为复杂。它涉及到支撑、应力、数据线缆等多重功能结构。这种边框上集中更多功能的特点,也是液晶拼接缝隙指标长期落后的关键原因所在。1.8毫米液晶拼接产品的技术突破,主要是采用无金属边框技术。即通过精简和重新组织边框层次结构,实现边框缝隙缩小。

    从市场需求看,1.8毫米不应该成为液晶技术的终点。但是,从液晶显示自身的特色和特点看,1.8毫米也的确接近液晶拼接单元的最终技术极限。即便再有崭新的技术突破,液晶产品未来的缝隙指标,也很难突破1.2毫米、或者1.5毫米的极限。

    综上所述,在技术、需求两个关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无论是传统的DLP拼接,还是新兴的小间距LED和无缝液晶拼接,都已经在缝隙这个最关键的技术形态与指标上达到了一个“极限”。这决定了,缝隙之争已经不再是未来三大技术较量的关键所在。

   

分享到:
大家在说
发表评论
推荐阅读
北京 InfoComm China 2019 让未来更近一步北京 InfoComm China 2019 让未来更近一步作者:pjtime资讯组  19-04-09
投影 | 智慧家庭 | 商显 | 信号处理 | 会议/监控
电话:010-82755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