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社会教育变革,谁才是C位“主咖”?

pjtime资讯组 2019-12-11

    2019年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发言中抛出了一个“5.0社会”的概念,引起了世界媒体的广泛关注。

    安倍说,在5.0社会中,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和机器人等技术,数据将取代资本连接并驱动万物,不断缩小贫富差距,例如医疗服务、商贸交易、在线教育等甚至可以覆盖到撒哈拉区域的小村庄,让那些没有升学机会的女孩们看到更为广阔的世界。

    2018年6月,时任日本文部科学大臣的林芳正召集日本学界以及产业界有识之士,经过9次缜密探讨,并在文部科学省各部门的通力合作研究下出台了《面向5.0社会的人才培养——社会在变化、学习也在变化》报告书,提出了人工智能驱动下“5.0 社会”中日本学校教育应当进行的变革措施,是日本从教育视角出发迎接人工智能新时代的顶层规划。 展望“5.0 社会”,引领社会发展变革的一定是发现并能创造出技术革新与价值创新源泉的卓越智慧型人才,是能将技术革新切实联系社会问题并创造相应平台的人才,是能在不同领域中最大限度运用人工智能与数据力量的人才。上述人才所具备的特质包括了跨学科、跨领域、挑战新事物的创新创业能力,兼具设计性思维、科学与美学思维,并具有追求真理与美感的能力,能够感染他人、呼吁大众的领导者,具有关怀他人、尊重多样性、追求可持续型社会的价值观和伦理观。 在迈向“5.0 社会”学习变革的三大核心战略中,第一条就是:“提供多样化学习机会与场所,实现“公平且个性最优化的学习”,由此可见,即使在5.0社会,“公平”仍是实现教育飞跃的基石。

    01何为教育公平?

    以公平为基础的社会才能得到良好地发展。任何人都不可能脱离社会而生存,一个良好的社会,只有公平能够使人们稳定、持久地进行合作。公民在基本权利上要一视同仁,公平是对个体存在及其权利的认可,是激发公民潜能的动力,获得公平可以让人们找到自己的尊严与价值。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每个人的发展,有了公平,社会才能为人们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每个社会成员的生存和发展才有保障。

    公平是在利益分配上合情合理,保证人们应得的利益,且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使人们各得其所;公平是合作的前提与基础,公平的合作,必然是互惠双赢的合作。公平有助于提高效率、维护社会正常秩序。公平可以最大程度调动个人积极性,人人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共同推动社会持续发展。 教育公平不是指大家都能上重点学校,教育公平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公民受教育的机会公平;二是学生在相应受教育阶段学习过程的公平;三是学生受教育结果的评价公平。对应的要求是政府要提供相对均衡的教育资源,让家长和学生有选择学校的自由;教师要有“有教无类”的境界,以传播知识和传承文明为己任,不以个人好恶对待学生;考试评价合理,不作弊,让学生的勤奋努力与聪明才智得到相应的承认和激励。

    025.0社会,教育公平重要性进一步凸显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展和体现。建设和谐社会所要实现的公平正义,必然包含着教育的公平正义。建设和谐社会所需要的教育公平和正义,应是一种比现在更好的、更高水平的教育,是一种高水平普及、高均衡发展、高质量办学的优质教育体系。

    首先,教育公平是和谐社会的重要价值取向。实践表明,现代社会人们受教育程度与其职业、收入、社会地位呈正比例关系,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社会个体的发展前提。只有坚持教育公平,赋予每个受教育者同等的受教育机会,才能使社会成员的潜能、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和释放。

    其次,教育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人是社会的主体,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基础,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先导性作用。培养同和谐社会相适应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的人才资源优势,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

    再次,教育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客观上要求教育公平,使每个社会成员都能平等地接受教育。现代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有教无类”,即打破身份、地位、民族、性别、年龄、区域等界限,不分对象、不加限制地赋予每个受教育者以同等的受教育机会和权利,这不仅是宪法、法律所体现出的一种价值理念,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一种基本指导思想。

    03教育公平中的“绊脚石”

    我国教育公平的现状和问题主要有:地区差别,主要表现为教育投入的差距加大;城乡差别,主要表现为农村教育问题仍然突出;阶层差别,主要表现为应加大关注弱势群体和贫困学生受教育的实现;公民差别,主要表现为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间教育资源的不一致;此外,女性教育和少数民族教育也是其中很受关注的一个问题。

    区域教育发展不公平

    按照教育学界主流观点的理解,当前我国区域教育发展不公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贫困地区与富裕地区教育发展的不公平、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教育发展的不公平、中心省市与边缘省市教育发展的不公平。这样的归纳符合马克思主义“经济决定上层建筑”的哲学判断。

    但区域教育发展不公平的问题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能简单划等号,经济发展对于教育而言只是一个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事实上,教育更多与传统、社区观念、人文氛围及历史习惯有关。

    城乡教育发展不公平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被称为“三农”问题,是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全局的重大问题,其中,农村教育公平的问题又在“三农”问题中占据重要地位。

    如果说区域教育发展不公平的问题主要呈现在高等教育层面,城乡教育发展不公平的问题则主要体现在基础教育的层面。当前我国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公平主要表现为城乡教育经费差距过大和城乡教师水平差异显著。

    身份教育发展不公平

    身份是一个人区别于其他社会主体的自我标志,是一个人认识自我并获得归属的价值凭借。身份包括两种:自然身份和社会身份。在教育公平层面基于自然身份的不公平特指的是性别教育发展的不公平。就我国而言,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对待子女的受教育权问题,始终存在重男轻女的问题。在同等条件下,男性的受教育权往往被更多强调,而女性的受教育权则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这在农村表现得尤为明显。

    社会身份教育发展不公平主要是指由于所处不同社会阶层和身份归属而导致的教育不公平。社会身份教育发展的不公平在我国主要体现在城市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上。

    教育结构发展不公平

    教育结构发展不公平是指受教育者享受教育种类的不公平。随着改革的全面深化,我国教育体制结构也由政府主导的一元办学结构向多元或混合型办学结构转变,由此,也为我国公民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因为教育结构的变迁,与之相适应的公平教育制度顶层设计并未出来。例如,在不公平制度和政策环境下,民办教育举步维艰,其兴办者、教师和学生都诉求教育公平;公办的义务教育学校存在“名校办民校”,高等教育中存在“独立学院”,这些混合型办学结构的出现,因为缺乏科学的制度设计和公平的政策保障,导致办学主体为了利益而损害受教育者的教育权益。

    04云视讯,教育公平的“特效药”

    由上文可知,即便是在5.0时代,公平问题仍是教育领域亟需克服的重大难题。就目前的教育情况而言,从政策或经济层面促进各地教育均衡发展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社会的发展与教育的发展应该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而不是先后的顺序,两者需要同步进行。因此,我们促进教育公平的手段除了长远规划的政策和经济,还有现阶段的远程互动、资源共享。现阶段最快实现教育公平的通道就是在线教育,在线教育是传统教育的有力补充。

    与传统教育相比,在线教育具有不占空间、时间灵活、资源丰富、费用弹性化等优点,这些优点使得越来越多的用户相继涌入在线教育市场,不断激发线上教育行业的活力。但随着用户的增多,线上教育的服务要求愈发复杂,简单的录直播教学已经无法满足需求。为实现高质量线上教育,积极响应教育信息化2.0的号召,异地同步教学、双师课堂、远程培训等成为新的教育方向。

    传统的在线教育虽然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范围,但并不是所覆盖地区的教学效果都很理想,画面卡顿、声音延迟、反复掉线、互动性差、形式单一等“互联网+教育”的顽疾,严重削弱了在线教育的成果,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云视讯技术在教育行业的应用,有效解决了传统在线教育的难题,缩小了各地教育资源的分配差距,完成了线上教育的又一次变革。云视讯课堂采用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开放平台架构,依托强大的云视讯交互功能,让课堂突破时空的限制,将声音、图像和文字有机结合,使静止的图文视频化、复杂的内容简单化、抽象的思维可视化、知识的发生过程化。

    在此前提下,拥有云视讯技术背景的会畅教育智享云课堂应“云”而生,全面重现教学现场,实现师生的实时互动。浸入式学习场景使学生能够更加投入,有效提高学习效率;此外,基于云视讯技术的线上课堂,能够实现相隔千里的教室同上一堂课,最大程度地减小地理因素带来的教育差距,促进教育资源分配均衡化。

    在政策和经济无法惠及每个角落的现阶段,“云视讯”无疑是解决“教育公平”问题的“特效药”,以会畅智享云课堂为代表的的远程互动课堂,利用网络条件,异地间随时开启同步课堂,最大限度地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范围,缓解了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难题。

分享到:
大家在说
发表评论
推荐阅读
奥威亚如何开辟教育信息化新道路?奥威亚如何开辟教育信息化新道路?作者:pjtime资讯组  19-12-19
希沃专递课堂深入乡村教学点希沃专递课堂深入乡村教学点作者:pjtime资讯组  19-12-17
投影 | 智慧家庭 | 商显 | 信号处理 | 会议/监控
电话:010-82755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