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到22日,第82届教育装备展示会在天津国家会展中心盛大举行。数字+AI战略成为近千家参展厂商共同的“核心话题”。这一话题也代表了行业对未来发展的集中思考:即,向质量提升要效益。
行业共识之一:市场存量进入深度调整期
“2023年,很多地方的小学一年级入学,迎来了‘人挤人’的场面。”业内人士指出,这是放开二孩政策的出生“小高峰”进入小学教育阶段,带来的学位供给侧紧张。
但是,行业人士也指出,2023年各地幼儿园招生也进入另一种紧张状态——即,抢生源。人口出生数据表明,近4年来新生人口规模逐步下降。前年和去年更是跌破千万大关。2022年我国总人口正式进入负增长阶段。“和二孩高峰期比,未来的入园孩童量对幼教学位需求,恐将下降6-7成以上”。
学生有多少,这是教育装备行业的“最核心”的基本面。第82届教育装备展上,与会厂商无不对国内教育装备需求从“2018年前的增量,到目前的存量,以及几年后可能的减量阶段”拥有“高度一致的共识”。
未来的市场竞争是看得到的“更为激烈”,一位业内人士表示称,行业供给侧的洗牌将会在“增量需求创新能力”、“海外市场拓展能力”、“成本与服务竞争”等多个维度展开。
共同方向之一:增量需求应当“被创生”
相对于“人口”带来的市场规模萎缩因素之外,教育行业人士认为“挖掘新需求”的创新空间,却是增量因素。
从宏观教育的发展看,普教市场日益精英化是过去十余年,以及未来的根本发展需求。这包括了更为个性化的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案;更多侧重创新能力培育的教育教学方向;以及新生人口减少势必带来的“人均教育资源投入量”的增加等。
更为重要的是从全社会的生产力进步看,以AI技术为核心的“智慧化”革命正在发生。新一轮工业革命,对教育的影响,从“最低标准”角度分析至少是“未来的就业岗位分布和结构”将与现在截然不同——机器换人的发生是现在进行时。人更多的从重复性劳动解放出来,从事创造性劳动是大概率事件。
另一方面,从教育的更高标准“人自身的发展”角度看,机器技术进步、人工智能进步,解放出人类更多的时间,意味着教育要面向去满足“更高的自我发展需求”来实现教育教学装备的革命。
同时,人工智能和数字信息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亦为更好的开展教育装备创新革命提供了“基础产业工具”。例如,82届教育装备展上,羿飞教育 AR地理沙盘系统全面提升地理教学直观感触;猿编程发布的AR编程最新系列“算法基础”将算法思维引入到低年级教学之中;格灵深瞳携“深瞳阿瞳目”系列为体育教学提供智慧解决方案服务……
“此前没有的、甚至无法想象的教学装备服务产品不断问世!”业内人士指出,“数字信息化、智慧AI技术、大数据应用等,为教育装备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赛道’!”在满足更高的教学教育发展需求上,利用新技术、新科技,挖掘更多增量点“才是摆脱存量内卷”的王道。
共同方向之二:做大做强应当“赢得海外市场”
国内市场一定会在人口因素作用下,产生更多的内卷。对此,教育装备行业的一个共识是“要走向海外”。例如,教育平板产品上,视源、鸿合都已经是全球市场重要玩家。
一方面,竞争压力下,本土教育装备行业的领军企业,自然有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的想法。这是产能和市场转移的必然规律。
另一方面,国内教育装备行业也确实能够为全球市场提供先进的、甚至是首创的解决方案。这与本土教育装备行业的不断自我革命紧密相关。事实上,我国很多基础技术方面的持续领先,是教育装备升级和走出去的底气。
例如,我国液晶显示产能占据全球的优势份额。这为以液晶显示为基础的教学多媒体系统的全球发展提供了基础。同理,LED显示大屏方面,我国企业也占据全球优势地位。而在“软件”方面,数字化、智慧化教学创新,我国企业也投入了大量资源。例如,近期,希沃推出教学大模型产品,进一步聚焦底层的算法、算力和数据,带来崭新的教育教学应用方案。
“AI教育是一个创新产业,也是一个高创新风险、数据,资本和人力密集产业链。”业内人士指出,新一轮教育装备技术革命是有门槛的:产业基础、资金、核心技术、应用市场等等的限制,让这种行业革命必然优先发生在少数具有“体量”优势的国家,例如“我们”。这决定了很可能下一代教育教学装备的创新和国际市场竞争中,“我们能处于全球前列”。
实际上,我国作为教育大国,在教育装备和技术上一直是“够大”的;未来在新一轮技术革命下,必然也是“够强”的。两者结合,向海外市场输出中国方案、中国创新,将是必然的“时代任务”,也是相应企业持续成长的“机遇”。
认知分歧:未来教装“大企业为先,还是专业企业称王”
82届教育装备展,一大特色即是“巨头”与“专业”厂商同场竞技。其中,巨头如华为、联想、京东方等等。专业厂商则更占据市场供给端的主体,体现了教育装备行业“历史上以专业领域企业为主”的市场格局。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市场向“总规模减量”发展,中小型专业厂商可能面临两个问题:第一是,存量市场规模不足,竞争激烈;第二是,创新、特别是新场景,新技术,新应用创新能力,以及出口市场能力不足两大难题。
另一方面,巨头企业进入教育行业,也会面临一些问题。例如,市场底蕴不足,短期在产品特异性、针对性上把握能力欠缺;同时,巨型企业深入教育行业的意愿和定力到底有多少,也值得长期观察。
不过,对于教育智慧化和数字化的发展,也有理论派专家指出,未来市场的需求和新技术应用,可能更多基于“大模型、大数据、大系统”,这考验市场供给端的“平台化”供应能力。从这点看,大型企业往往具有“可调动的资源总量和生态群落规模上的优势”。
因此,2023年的教育装备展上,不同层次企业如何“定位未来”成了一个没有共识的问题——所有企业都不希望自己是被淘汰的那个!业内人士表示,在未来的竞争中,不排除专业厂商中走出专业教装全球巨头的可能;亦不排除部分巨头企业在教育细分市场赢得一份广阔天地。同时,部分专注教育装备“小类目”的企业,可能成为他人“大生态中的一员”。
综上述,82届教育展上,最亮眼的是AI+数字化的未来创新,这是行业共识。但是行业共识也包括了未来“可能的传统需求减量”的不好预期,以及市场品牌厂商结构的变化。整体上,行业处于一场“深度革命的预备阶段”——大家即有信心勃勃的一面,也有紧张竞争的一面,业内专家认为,教育装备行业的这场AI+数字革命,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必然发生,亦会演化成很多企业的“生死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