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对话:李东生、马於光、张海宾、赵军、郝亚斌!中国显示技术如何从无到有?
20年前,中国大陆首条5.5代TFT-LCD生产线在北京开工。20年放在人类发展史只是一瞬,却是中国大尺寸显示产业波澜壮阔的20年。截至2024年上半年,中国大尺寸LCD显示面板的产能占到全球的八成以上,出货量占到了约70%,并且牢牢掌握着85、98以及100英寸以上等超大尺寸面板的市场话语权。
这20年间,中国的半导体显示行业如何从无到有、从小到强?这期间经历了怎样的追赶、考验和赶超?《对话》与行业内的资深企业家及专家一同走进“中国显示技术的时光机”。

对话嘉宾:
李东生 TCL创始人、董事长
马於光 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海宾 AGC显示玻璃中国CEO
赵 军 TCL华星CEO
郝亚斌 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执行会长
液晶显示技术 还能维持多久?
李东生:行业内一些观点认为,下一代显示技术会在不太长的周期内取代液晶显示。但经过我们自身发展经验的判断,我们认为目前在大屏幕显示方面还没有哪样技术能够取代LCD(液晶显示)。将来,LCD(液晶显示)在大屏幕显示方面一定是主流,通过Mini LED或其他的量子点技术等新技术创新的加持,使到LCD(液晶显示)的产品的生命周期更长,竞争力也会更强。

李东生指出,此次并购是一个源于产业调整的机遇。LGD 基于自身的战略发展需要,正逐步退出液晶显示领域,将资源集中于下一代显示技术的研发和布局。他表示:“韩国企业在战略性地退出液晶显示产业,他们把资源集中在下一代的显示技术。”
李东生进一步表示,TCL 华星也在持续优化液晶显示技术,现在很多大屏幕电视,画质非常好,已经在很多指标上超过 W-OLED(白色有机发光二极管)的水平。李东生说:“所以液晶显示在高端产品方面的市场份额在不断提高。在可以预见到的将来,LCD(液晶显示)在大屏幕显示方面一定是主流,而且通过 Mini LED 或者再有其他的量子点的技术等的新技术创新的加持,使得 LCD 的产品的生命周期会更长,而且竞争力也会更强。”

液晶显示是如何诞生的?
马於光:最初科学家们在植物中发现了一种材料,当光透过它的时候会有五彩缤纷的颜色,具有晶体的性质。(上世纪)60年代,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实现了在微小区域内对电场的控制,液晶的光学性质就被利用起来了,也就有了液晶显示。

你家电视屏如何越做越大,越做越薄?
赵军:现在中国的半导体显示企业,不论是基础管理方面,还是技术和工艺的提升方面,都取得长足的进步。以生产这台115英寸的电视所用的11代线生产线为例,用的玻璃基板是2.9米×3.1米,是一个比人还高很多的基板。我们要在基板上进行几百万个晶体管的精密加工,精度可能是几个微米,这就相当于我们打高尔夫,从广州打到深圳要实现一杆进洞。

半导体显示玻璃基板的进化之路
张海宾:2005年时的玻璃基板,比较普及的是5代线,尺寸是1.1米×1.3米,厚度是0.7毫米,现在这块115英寸的屏用到的玻璃基板,在工厂生产的时候是2.9米×3.1米,面积接近于9平方米,厚度也从0.7毫米减薄到了0.4毫米。面积扩大,厚度变小,这也为我们在十几年的时间里带来了质的飞跃。

企业进军上游对产业发展有何作用?
郝亚斌:有观点认为,我是做面包的,不一定非要生产面粉。但这种逻辑或企业决策,未来在产业链中一定不会进入中高附加值的地位。所以在2009年的时候,中国彩电行业面临着一个十字路口,是继续跟随内部专家讲的两头在外、加工贸易,还是下定决心进攻上游,掌握自主发展的主动权?面板投资,它要持续不断地投,没有回头路。
创维酷开 K6 Ultra AI MiniLED 电视上市,首发价5999 元作者:佚名 24-12-26
注册资本超34亿元,惠科股份在贵州贵安新区成立两家新公司作者:亦凡 24-12-25
惠科与长虹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作者:pjtime资讯组 24-12-24
年终特辑 | BOE(京东方)2024年度十大热点新闻事件作者:佚名 24-12-24
长虹AI壁画+电视凭借自身独特画质技术成功出圈作者:佚名 24-12-20
BOE(京东方)亮相世界显示产业创新发展大会 以创新科技全面引领行业风向标作者:佚名 24-12-20
全球TOP彩电品牌进军投影市场 并推出1LCD智能投影作者:飘雪 24-12-19
TCL华星副总裁赵斌:Micro LED产品化尚早 还处于研发阶段作者:飘雪 24-12-15
TCL成都电竞显示器自主生产基地揭牌作者:佚名 24-12-12
TIC2024丨 屏实力闪耀 TCL华星以技术之美创享未来作者:佚名 24-12-12
2024 TCL全球技术创新大会举办,发布全领域全场景AI应用等创新成果作者:佚名 24-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