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路小学:智慧校园新引擎,希沃魔方赋能行思教育新跃迁
坐落于西安市汉城湖畔的未央区玄武路小学,自2020年建校以来,已发展成为一所拥有29个教学班、1300 余名学生和73位教师的区属公办小学。短短五年间,学校荣获了西安市智慧校园、新优质学校、创客教育实践室建设优秀学校、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学校、减负提质示范校、思维型教学实验学校、“陕西教育扶智平台” 应用试点学校以及三八红旗集体等8项市级荣誉,展现出强劲的高质量发展势头。

在教育数字化浪潮中,玄武路小学始终秉持“应用为王、服务至上、简洁高效、安全运行”的原则,积极引入并常态化应用希沃白板,让工具充分赋能课堂。截至目前,学校拥有33台希沃交互智能平板,并于2023年10月正式引入希沃魔方·数字基座,进一步推动了教育数字化转型。
“双线”集备,提升教研效率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课后服务的全面施行使得教师集体教研的时间变得极为有限。传统线下备课方式受时空限制,教师难以充分交流,资源共享程度低,备课效率和质量难以提升。
为此,玄武路小学利用希沃魔方实现了“双线”集备模式,彻底突破了时空限制。教师不仅可以在不同地点、时间与本校教师深度交流,还能突破校际壁垒,与校外教师进行研讨,拓宽备课视野与资源共享。系统实时互动功能使得教师能够迅速加入备课讨论群,查阅并交流创意想法与修改意见,备课发起人可以随时查阅并精准采纳建议,对初稿、二稿进行修订直至生成终稿。

如今,玄武路小学已通过希沃魔方完成近400场集体备课,显著提升了备课质量和教学效果,并借助系统自动记录功能将优质备课有序整合,生成校本资源,构建了高效的教研生态。
“双轨”研课,优化教学反馈
日常教学工作繁忙,教师听评课时间难以保证,且传统听评课方式深度不足,记录整理困难、数据分析不够,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反馈机制,导致教研成果难以有效沉淀和推广,影响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针对这一问题,玄武路小学利用希沃魔方的听评课功能,实现了“双轨”研课:线上听课与线下评课相结合,教师可以通过电脑或手机端轻松完成听评课操作,实时评论,大幅提升听评课的沟通效率。这种方式,不仅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还促进了教师之间的深度交流和专业成长。在已完成的近2000次听评课中,平台的自动化数据记录和分析功能,成功帮助教师们能够及时获得多方反馈,更好地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有效推动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了学校整体教学水平。

五育并举,学生全面发展
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对学生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的综合评价往往缺乏过程性和连续性,难以形成系统的评价体系,教师们常常苦于无法很好地记录和统计学生的日常表现,导致综合性评价难以顺利开展,影响学生全面发展的系统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玄武路小学借助希沃魔方的学生评价功能,制定了5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85个标准+N个个性化三级指标,对学生在校一日的学习生活进行全面评价。这一评价体系涵盖了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真正实现了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程育人。目前平台已累积20万条学生评价数据,学生覆盖率为100%。学校不仅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和不足,还能针对性地进行个性化辅导,调整教育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学校领导认为,数智赋能,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是学校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希沃魔方的引入,不仅让教师的教学更加高效,也让学生的学习更加个性化、多样化。
目前,学校正以教育数字化转型为契机,以“一键晓学情,一屏观校园”的目标,继续深化数据评价的牵引功能,为行思教育内涵发展注入更为强劲的动力与活力。未来,希沃将持续以科技,助力玄武路小学打造“行思教育”玄武品牌,成为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
希沃亮相广东省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论坛,助推产教同频共振作者:pjtime资讯组 24-12-29
长虹教育启课班级助手,助力班级高效管理作者:pjtime资讯组 24-12-25
视源股份旗下seewo希沃荣获新华网“科技创新优秀案例奖”作者:佚名 24-12-23
护眼首选!智慧黑板辐射问题全解析作者:pjtime资讯组 24-12-23
第四届健康光显创新大会(HDIC 2024)成功举办作者:pjtime资讯组 24-12-21
引领教育数字化发展:鸿合科技助力成都七中育才学校研讨会成功举办作者:佚名 24-12-20
视源股份旗下希沃魔方与钉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K12智慧教育新生态作者:佚名 24-12-02
华南理工大学应用南翼智慧校园班牌管理系统作者:佚名 24-11-11
点亮智慧校园|旭显未来完成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校区项目交付作者:佚名 24-10-09
华为、洲明、达实强强联合,共同研讨智慧园区新技术新方案作者:佚名 24-09-10
SCT电子班牌与智慧校园的完美融合,助力小学智能升级作者:pjtime资讯组 24-09-02
旭显未来MiniLED智慧校园解决方案:数据显示信息化 推动教育场景革新作者:佚名 24-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