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合集成控股子公司皖芯集成获 30 亿元增资 控股股东合肥建投入局,公司保持控制权
2025 年 10 月 16 日,合肥晶合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688249,简称 “晶合集成”)发布公告,宣布其控股子公司合肥皖芯集成电路有限公司(简称 “皖芯集成”)拟实施增资扩股,公司控股股东合肥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 “合肥建投”)将以现金 30 亿元认缴皖芯集成新增注册资本,晶合集成及皖芯集成其他现有股东均放弃优先认购权。本次增资将进一步增强皖芯集成资本实力,为其集成电路研发与产能扩充提供资金支撑。
一、30 亿元增资落地皖芯集成,注册资本显著提升
根据公告内容,本次增资的核心是合肥建投以货币方式出资 30 亿元,其中 28.40 亿元将计入皖芯集成新增注册资本,剩余 1.60 亿元计入资本公积。增资完成后,皖芯集成的注册资本将从原来的 95.89 亿元增至 124.29 亿元,资金规模大幅提升。
从资金用途来看,皖芯集成需将本次增资款全部用于日常运营,包括购置生产设备、偿还与主营业务相关的债务等,确保资金直接服务于集成电路业务发展。公告同时明确,增资过渡期内皖芯集成的利润或亏损将由增资后的全体股东按实缴出资比例共享或共担,增资价格不受过渡期损益影响,保障交易稳定性。
二、晶合集成持股比例下降但仍握控制权,治理结构稳定
本次增资后,晶合集成对皖芯集成的持股比例将从 43.75% 降至 33.75%,但这一调整不会改变其对皖芯集成的控制地位。公告强调,晶合集成仍为皖芯集成第一大股东,且公司提名的董事占皖芯集成董事会席位过半数,符合 “控制董事会即实质控制公司” 的治理原则,因此皖芯集成仍将纳入晶合集成合并报表范围,不会对公司整体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
从股权结构变化来看,合肥建投将以 22.85% 的持股比例成为皖芯集成第二大股东,其他现有股东(如农银金投、建信金投等)的持股比例均随注册资本扩容同比下降,但股权结构整体保持多元稳定,未出现单一股东独大的情况。
三、定价公允合规,多方核查保障股东权益
本次增资定价以专业评估为基础,确保公允性。北京天健兴业资产评估有限公司以 2025 年 6 月 30 日为基准日,采用资产基础法与收益法对皖芯集成股东全部权益价值进行评估,最终选取收益法结果,确认皖芯集成投前估值为 101.28 亿元,对应增资价格为 1.0562 元 / 注册资本。
这一定价方案已通过多重核查:晶合集成独立董事专门会议明确认为本次交易 “符合公司战略、不存在损害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形”;保荐机构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也出具无异议核查意见,确认交易审议程序合规、定价合理。公告指出,本次交易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不存在法律障碍,但仍需提交晶合集成股东会审议(关联人将回避表决),并经有权部门同意后方可实施。
四、交易推进中提示风险,长期符合战略发展
截至公告披露日,本次增资的相关协议尚未正式签署,具体内容以最终签署文本为准,交易实施存在一定不确定性。晶合集成在公告中提示投资者谨慎决策,注意投资风险。
从长期意义来看,本次增资是晶合集成围绕集成电路主业的重要布局。一方面,30 亿元资金将直接缓解皖芯集成的资金压力,助力其突破研发瓶颈、扩大产能,提升在集成电路领域的综合竞争力;另一方面,控股股东合肥建投的入局将为皖芯集成带来更多资源支持,与晶合集成形成协同效应,符合公司聚焦集成电路核心业务的战略发展规划。
未来,随着股东会审批及有权部门备案程序的推进,本次增资有望尽快落地。晶合集成表示,将持续关注皖芯集成的经营进展,确保增资资金切实服务于业务发展,为全体股东创造长期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