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TCL科技旗下华星光电全球首条8.6代OLED印刷显示项目,10月21日正式开工
搜 索

实现0到1的突破,我国显示产业从今天开始告别“跟随者”身份

来源:投影时代 更新日期:2025-10-21 作者:那山那水
分享到:
第484期

    公元2025年10月21日,这一天必将因全球首条8.6代印刷OLED生产线的正式开工而载入史册。业内人士表示,这是中国显示产业在人类百年显示历史上首次占据“先发”主动权,不仅实现了印刷显示规模化量产从0到1的突破,更成就了中国显示产业“百年未有”的跨越。

    广州开工,中国显示产业走出跟随模仿的历史

    2025年10月21日上午,全球首条印刷显示规模量产线——TCL科技8.6代印刷OLED生产线在广州正式开工。这标志着印刷OLED技术正式走出以“研究”为主的阶段,进入规模化实用时期。

实现0到1的突破,我国显示产业从今天开始告别“跟随者”身份

    据悉,TCL与广州市人民政府、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共同同出资建设一条月加工2290mm×2620mm玻璃基板能力约2.25万片的第8.6代印刷OLED显示面板生产线(简称“t8项目”),产品主要满足IT到TV的中大尺寸显示需求等应用领域,总投资额约人民币295亿元。10月21日正式开工,较此前计划提前了一个月,再一次充分验证了“中国速度只争朝夕”的精神。

    回顾中国显示产业的发展历程,是一部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逆袭史。上世纪80年代,我们没有完全掌握高性能彩色显像管技术,导致了90年代外资、合资企业的引进热潮。本世纪,以液晶和等离子显示为代表的平板时代开启,我国产业界直到2015年前后才建设起可靠的本土供应链。

    “缺芯少屏”曾经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心病”。更有甚者,2009年曾发生我国彩电企业已缴纳款项的在台面板订单被韩国彩电企业大规模“截胡”,导致国内彩电品牌“无米下锅”的惨痛与屈辱事件。这从反面证明了拥有核心器件领先研发与制造能力的战略意义。

实现0到1的突破,我国显示产业从今天开始告别“跟随者”身份

    据悉,TCL科技广州8.6代印刷OLED生产线,不仅是全球第一条高世代印刷显示线、首条大规模印刷显示量产线,更是我国显示产业在“关键核心设备-印刷机”、“关键核心材料OLED油墨”到关键量产技术全面实现自主化掌控的项目。该项目的建设将结束我国显示产业在CRT时代、LCOS/DLP背投和投影时代、LCD/PDP平板时代、传统刚性和柔性OLED时代的跟随者地位,成为全球市场上第一个实现印刷显示规模化应用“零的突破”的开拓者。

    诚然,此前我国新型显示产业已经做大做强,在规模总量、创新品类、技术迭代上实现并跑乃至领跑,但像印刷OLED显示大规模量产这样的划时代节点,依然是我国显示产业“进入无人之境”、形成“百年超越”必须完成的“加冕”!

    锚定下一代,TCL科技用“自主可控”实现新跃迁

    全球首条8.6代印刷OLED产线的开工,是一次无人之境的突破。这种突破自然不是一朝一夕实现的。

    目前平板显示主要经历了三代核心工艺技术。第一代是以LCD和PDP为代表的光刻TFT与图形化成盒封装技术;第二代是传统OLED代表的光刻TFT与真空蒸镀薄膜化技术。印刷显示则是第三代平板显示核心工艺,其关键技术包括传统的光刻TFT与崭新的印刷成膜图形化工艺,核心突破在于印刷设备研发匹配与油墨配方升级。

实现0到1的突破,我国显示产业从今天开始告别“跟随者”身份

    值得强调的是,印刷显示不仅是OLED进一步发展升级、大尺寸化的理想技术路径,更是平板显示向QLED材料、钙钛矿光电材料等未来技术升级的关键工艺路径。

    从技术先进性看,印刷OLED技术将主要带来多个方面的革命:首先是更适配大尺寸基板,包括刚性和柔性基板,打通OLED显示向大尺寸IT/TV应用升级的路径;其次是更高的材料利用率,即印刷技术相比蒸镀技术,在图形化成膜时材料效率高、浪费少(印刷显示对比蒸镀技术,OLED材料利用率从30%提升到90%),不需要遮罩(FMM)或光刻等额外图形化工艺,也不需要加热和真空化等特殊工艺条件,呈现出成本友好性特征;第三是单位显示面积产能设备投入、建设成本更低,运行能耗更低,有利于推动OLED大尺寸显示产品的普及化发展。

    以上三个优势主要体现在“省”的层面,除此之外印刷OLED显示还具有“多”和“好”的优势。例如,印刷OLED的独特优势在于其卓越的生产灵活性。它无需制作昂贵且定制周期漫长的精细金属掩膜版(FMM),通过更改打印程序即可调整像素布局、屏幕形状和尺寸大小,因此能够以更低成本和更快速度满足小批量、多批次、定制化及异形化OLED产品的生产需求。

    再例如,印刷显示的像素填充率更高、采用标准RGB像素,而不是传统OLED的“钻石屏,复用子像素点”,在画质显示上拥有高对比度、高亮度、广色域、无“彩边”的优势。研究表明,印刷OLED的器件结构更简单——发光层层数减少30%,屏幕厚度降至1.5mm以下(比传统OLED薄25%),开口率(有效发光区域占比)提升至85%以上。其发光效率更高,相同亮度下功耗降低15%-20%,屏幕寿命延长30%以上。且进一步升级的“卷对卷(R2R)”连续印刷工艺,可进一步适配柔性显示需求,为未来可穿戴设备、车载显示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铺平道路。

实现0到1的突破,我国显示产业从今天开始告别“跟随者”身份

    然而,印刷显示优势的发挥,必须突破其技术难关。据悉,TCL科技自2013年投入印刷OLED研究,到2024年G5.5代线量产出货,再到此次建设高世代印刷OLED产线,经过了十余年的行业深耕。在专利布局上,TCL华星已持有OLED专利超过9700件,其中印刷OLED专利超过1200件,专利覆盖设计、材料、工艺和设备各个环节,不仅数量规模居行业首位,更构建了核心技术领先的知识产权壁垒。

    印刷显示技术的突破,正在确立TCL科技全球显示技术领跑者的角色。目前,8.6代线开工的同时,其武汉G5.5代线也在完成从3000片产能的“量产工艺验证”到9000片产能的“真正规模化”量产的扩张——这意味着从2025年10月21日起,TCL科技印刷显示技术进入双工厂产能全面扩产的爆发式增长新时期,这进一步体现了TCL科技的技术自信与路径自信。

    满足新场景应用:印刷OLED的无限可能

    TCL印刷OLED显示大规模量产线的建设,不仅是新型显示技术方案的突破,也意味着行业供应链和应用端的全新革命。

    一方面,以TCL科技为“链主”,包括设备、材料、检测等相关核心产业链环节,在印刷OLED领域实现了更高水平的本土研发、本土创新、本土适配和自主可控。印刷显示新产线,包括广州8.6代线和武汉5.5代线扩产,总投资超过300亿元,将为上游伙伴生态进一步向“盈利化”、“规模化”和持续“成长与发展”的新阶段升级夯实基础,也将从源头技术与装备角度巩固我国显示产业大国、强国、领先者的地位。

实现0到1的突破,我国显示产业从今天开始告别“跟随者”身份

    另一方面,全球OLED显示需求,特别是中大尺寸市场处于快速扩张阶段。IT市场,Omdia数据显示,今年显示器用OLED面板出货量可望大增60.9%,笔电用OLED也成长45.9%。除了传统的平板、笔记本电脑和显示器领域,印刷OLED还在车载显示、透明显示、柔性显示等新兴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QYResearch调研显示,2024年全球OLED透明显示器市场规模正在进入快速发展期,预计未来数年复合增长率为9.8%。

    通过自主可控、大规模部署印刷显示OLED产能,我国相关IT、车载、透明显示等下游终端产业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核心器件供给”,有利于相关的整机产业、应用场景加速普及,并抢占全球市场份额,推动我国自主显示终端品牌进一步创新升级。

    印刷OLED产线的开工,标志着一场显示技术革命的序幕已经拉开。这不仅是百年显示史上我国产业首次在新赛道上领跑出发,更是以我国产业为核心建立一个覆盖上游装备与材料到下游终端的优势竞争链;还将为未来更多新型显示技术,如QLED、钙钛矿等的率先突破打下坚实基础。

    从“缺芯少屏”到做大做强,再到印刷显示的无人之境率先突破,中国显示产业正在为“中国智造”写下最生动的注脚。随着这条全球首创生产线的建成投产,中国显示产业将不再仅仅是国际规则的遵循者,而成为技术标准的制定者和产业方向的引领者,在数智时代全球显示应用持续爆发的的新纪元中刻下深深的中国印记。

视观察

中国互联网唯系统关注高端视听影像产业发展根本规律的新闻栏目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

观大道自然行健,察小微宇众齐思。剥茧寻跟取真经,谈笑弘时納建言。视观察——中国互联网唯系统关注高端视听影像产业发展根本规律的新闻栏目。

[返回本专栏频道]

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广告联系:010-82830253 | 010-82755685 手机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