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投资近1388亿,TCL、洲明科技、惠科、创维、维信诺、鸿利智汇、中微等22大MLED/OLED/激光投影/xR新型显示项目10月进展
金秋十月是收获季节,中国显示产业投资项目也传来众多丰硕成果信息:TCL华星、维信诺、洲明科技、创维、惠科、美亚迪、鸿利智汇、高科视像、中微公司、龙图光罩、深纺织等多个项目传来最新进展,也有联合光电、和辉光电、凯盛科技项目的延迟公告。主要涉及MINI/MicroLED、OLED、显示模组、xR、智能穿戴、激光投影、显示材料等新型显示产业链。共涉及资金近1388亿元。

其中,最值得关注的项目有:10 月 21 日,TCL 华星 t8 项目在广州正式破土动工,这座总投资 295 亿元的 "显示巨舰",以全球首条规模化量产的 G8.6 代印刷 OLED 产线之姿,宣告中国显示产业从 "跟跑" 到 "并跑" 再到 "局部领跑" 的关键转折。紧随其后,10 月 17 日,维信诺第 8.6 代 AMOLED 生产线项目生产厂区全面封顶,550 亿元总投资、每月 3.2 万片玻璃基板的产能规模,彰显中国显示企业在高端显示赛道的雄心壮志。与此同时,惠科股份、洲明科技、黄石大美科技等企业也纷纷加码 MLED、Mini LED 等前沿技术,总投资规模超千亿元的新型显示项目集中落地,共同奏响中国显示产业向 "新质生产力" 迈进的激昂乐章。
总投资295亿元,TCL华星t8项目正式开工
10月21日TCL华星t8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由TCL华星与广州市人民政府、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共同出资建设,总投资金额约人民币295亿元。
t8项目是全球第一条规模化量产的G8.6代印刷OLED产线,是中国显示企业首次在高世代AMOLED领域具备超越式技术引领与市场主导潜力,实现从“跟跑”到“并跑”再到“局部领跑”的关键突破。项目还将通过工业机器人、AI大模型、新材料与新能源等创新技术应用,推进高质量发展,构筑显示产业的“新质生产力”。

t8项目设计月加工玻璃基板(2290mm×2620mm)能力约2.25万片,加速推动印刷OLED技术在全球中高端市场的规模化落地。印刷OLED产品将优先应用于显示器、笔记本电脑、平板等中尺寸领域,未来会拓展到更多高附加值的显示应用场景。
总投资550亿元!维信诺第8.6代AMOLED生产线项目生产厂区全面封顶
10月17日上午,全球首条搭载无精密金属掩模版技术的高世代AMOLED产线——合肥国显8.6代AMOLED生产线项目土建工程B标段封顶。标志着生产厂区全面封顶,为后续高端设备安装及投产运营奠定基础。

项目总占地面积约1040亩,总投资550亿元,设计产能每月3.2万片玻璃基板(尺寸为2290mm×2620mm),可生产更大尺寸的AMOLED面板,涵盖平板、笔电、车载、显示器等多尺寸应用领域。
合肥国显科技有限公司负责该产线的投资、建设和运营,该公司由维信诺、合肥市投资平台出资。维信诺和合肥国显在创新技术转化方面大力协同,打造一条技术领先、兼容性强、覆盖范围广的高世代AMOLED生产线。
该产线带来ViP、LTPO+、COE 、Tandem等多项技术升级“黑科技”,满足中大尺寸OLED面板产品对低功耗、高亮度、长寿命的需求。其中,ViP技术(维信诺智能像素化技术)具备无FMM、独立像素、高精度等特点。与传统技术相比,ViP技术可以显著提高产品性能、生产效率,覆盖从穿戴到电视的全产品尺寸应用领域,让OLED实现“大小通吃、刚柔并济”。
惠科股份总投资100亿的绵阳全新LED直显工厂正式启用
10月9日,惠科股份总投资100亿的绵阳全新LED直显工厂正式启用。惠科明确其未来产品将围绕控制中心、指挥室等高端专业显示场景;中大型会议室与教育领域智能显示解决方案;半户外商用显示及租赁显示场景;商用一体机(All-in-One Display);高品质家庭影院显示系统等核心应用领域。
其中商用一体机被列为战略重点,惠科通过整合Micro LED直显模组、高性能驱动系统、AI影像优化技术及软硬件一体化方案,致力于提供高解析度、高稳定性且即插即用的商用一体机产品。覆盖P0.4-P2.0mm全系列点间距,136吋、163吋、218吋等多尺寸模块化拼接产品。
惠科全色系 M-LED 新型显示芯片基地项目开工
10 月 13 日上午,南充市新型显示产业园举行开工活动,标志着该产业园正式进入建设阶段。同日,总投资达百亿元的惠科全色系 M-LED 新型显示芯片基地项目同步开工,为南充新型显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惠科全色系 M-LED 新型显示芯片基地项目设计月产能 100 万片,将分三期推进建设。其中,项目一期设计月产能 15 万片,主要产品聚焦全色系 M-LED 新型显示芯片,投产后将进一步完善区域新型显示产业链。
该项目实施主体为南充惠科芯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于2025年9月注册成立,注册资本 22.23 亿元人民币,由南充振庆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与惠科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持股。其中,南充振庆基金为控股股东,认缴出资额 20 亿元,持股比例达 89.9685%;惠科股份认缴出资额 2.23 亿元,持股 10.0315%。
总投资70亿元,惠科绵阳首批Mini-LED显示模块即将试产
近日,绵阳惠科 Mini LED 项目首批显示模组正式进入试生产准备阶段。项目于 2024 年 10 月 18 日签约,总投资约 70 亿元,核心业务为高端 Mini LED 直显模组与背光模组的生产。
在项目推进的关键阶段,绵阳惠科科技有限公司的固晶车间内,身着防静电服的技术人员正俯身于一台台精密设备前,专注开展最后的参数校准工作,为试生产筑牢准备基础。
投资6亿元,洲明科技南昌基地已投产
洲明科技在投资者互动平台透露,公司目前南昌新基地已投产。资金按计划逐步投入,项目顺利开展,为基地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据了解,洲明科技南昌基地是该公司在 LED 显示与照明领域的重要战略布局,于 2025 年正式落地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聚焦 Micro 及 Mini LED 显示和照明产品的研发与生产。以下是基于最新信息的详细解析:
投资与建设项目总投资不超过 6 亿元,由洲明科技全资子公司南昌市洲明光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实施主体,注册资本 5000 万元,于 2025 年 5 月 21 日完成工商注册。项目选址南昌高新区天祥北大道 698 号,租赁电子信息产业园厂房,重点建设 COB 封装生产线、芯片级 MiP 封装生产线等先进产线。
项目核心产品基地聚焦超微间距显示技术商用化,主要生产 Mini/Micro LED 显示模组及智能照明产品。技术优势依托洲明科技自主研发的山隐大模型和UniVMLM 模型,基地产品在情感交互、文化传承等领域实现差异化创新。例如,MIP 全息隐形屏(Udesign SV MIP)可呈现裸眼 3D 悬浮效果,已应用于央视春晚、大阪世博会中国馆等标杆项目。
南昌基地的建成标志着洲明科技在 Micro LED 高端赛道的全面突破。随着技术迭代和产能释放,其产品将广泛应用于商业显示、影院、车载显示等领域,并通过 AI 技术赋能,拓展智慧家居、情感交互等新兴场景。预计到 2028 年达产后,该基地将成为洲明科技全球产能布局的核心支点之一,为公司实现 “全球光显产业第一品牌” 目标提供强劲动力。
黄石大美科技项目四条大型智能化产线已正式投产运行
黄石大美科技项目四条大型智能化产线已正式投产运行。该项目位于湖北大冶湖高新区,总投资40亿元,于2023年3月初签约湖北黄石,当年3月初开工。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投资10亿元,租赁电子信息产业园厂房6万平方米,新建300条LED器件封装线、软模组、户外彩屏生产组装线及1条MiniLED生产线;二期投资30亿元,用地面积100亩,新建Mini/Micro LED显示面板项目,建设20条自动化MLED半导体封测线。

当前企业正加速开拓新市场领域,其中与湖北大学联合研发的 AI 显示一体机已进入关键阶段。据介绍,该款 AI 显示一体机融合了先进的人工智能算法与高清显示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多个场景:在安防领域,能助力人脸识别系统实现更精准、快速的身份核验;在安保场景中,可作为电子保安终端,提升区域安全防控的智能化水平;在交通枢纽场景下,还能为机场、高铁的行李搬运提供辅助指引,优化行李流转效率,减少人工失误。
除了 AI 显示一体机的研发,大美科技还将目光投向了前沿的 XR 元宇宙领域,积极布局 XR 元宇宙显示产品的研发与生产。
大美科技项目是深圳市美亚迪光电有限公司深耕华中市场、布局黄石的重要战略项目。该项目总投资高达 40 亿元,其中一期项目重点聚焦 LED 器件封装、软模组及 Mini LED 超清显示屏等核心生产环节。
总投资10亿,腾彩半导体LED 芯片封装项目即将于11月投产
赤峰市腾彩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腾彩半导体”)投资建设的腾彩 LED 芯片封装项目推进顺利,目前已完成部分设备的安装与调试工作,预计将于本月底(10 月底)完成全部设备的安装调试,11 月份正式进入投产阶段。
资料显示,腾彩 LED 芯片封装项目选址于赤峰市红山产业园内的拓佳电子科技产业园,项目总投资达 10 亿元,聚焦 LED 产业链核心环节,主要从事 Micro/Mini LED 显示屏、LED 灯珠、LED 灯带、光通讯传感器等相关领域产品的研发与生产。

从项目规划来看,此次建设以升级改造现有无尘车间为核心任务,分两期逐步推进。其中,一期工程规划建设 100 条 LED 芯片封装线体,待项目满负荷生产后,封装线体数量将进一步增至 240 条,大幅提升产能规模;二期工程则计划围绕 LED 封装产业,打造完整的封装应用生态链,届时产品将进一步覆盖 Micro/Mini LED 显示屏、LED 灯珠、LED 照明组件等多个细分领域,实现从核心封装到终端应用的产业链延伸。
创维光显背光灯板扩产线正式投用
近日,武汉创维光显电子有限公司背光灯板生产线顺利实现产能升级,新增一条生产线正式投用。
此次扩产主要面向65至85英寸大尺寸电视市场。创维光显正通过提升单板面积与改进拼接工艺以降低成本,并计划三年内导入AGV物流与智能仓储系统,推进智能化改造。

目前,公司三条背光灯板生产线已全面启动。新产线投用后,单月产能可增加6000余台电视灯板,交付周期缩短约20%。该生产线全长约90米,涵盖从锡膏印刷到成品出货的全流程,产品良品率达为99.8%,并通过嵌入式自动化烘烤设备实现约40%的节能。
鸿利智汇LED数字智能车灯二厂正式投产
10月29日,鸿利智汇宣布旗下子公司谊善车灯制造二厂正式投产。产品覆盖整车前后组合灯、内饰灯及LED数字智能车灯。检测中心通过CNAS认可,并与国内多家汽车主机厂及全球汽配采购公司配套。

据介绍,该工厂实现自动改化与智能化覆盖全流程生产,包括注塑、UV防雾处理及装配。机器人系统取代人工完成重复性和高精度作业,智能管理系统实时采集生产数据,监控工序进度和设备状态,建立完整的质量追溯体系。
投资35亿元,高科视像MLED项目(二期)厂房主体结构完成约85%
山西高科视像科技有限公司MLED新型显示面板生产项目(二期)正在加紧施工。动力房主体和二次结构已全部完成,2号厂房主体结构完成约85%,整体进展顺利。
项目分两期建设,包含2栋厂房、动力房和配套设施。其中,一期投资10亿元,二期投资35亿元,将建设 10 万平方米洁净厂房,购置安装显示面板生产线及相关配套动力设备。
中微公司成都研发及生产基地暨西南总部开工
2025 年 10 月 17 日,中微半导体设备(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在成都高新区举行隆重开工仪式,宣布其成都研发及生产基地暨西南总部项目正式启动建设。

中微公司成都研发及生产基地暨西南总部项目一期占地约 50 亩,建筑面积约 7 万平方米,定位为集研发、制造于一体的综合性基地,计划于 2027 年建成投产。项目投产后,将显著提升公司在薄膜沉积设备等高端半导体设备领域的研发制造能力。作为公司关键战略布局,该基地启动建设后,中微公司未来厂房总面积将达到 75 万平方米,为产品研发与制造能力的持续增强提供保障,也为公司未来高速、稳定、健康、安全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一期投资1.5亿元,四川阿沃数码影音设备研发制造项目(一期)取得阶段性进展
四川阿沃数码科技有限公司项目一期投资1.5亿元,厂区主要投入SMT生产线、三色激光投影生产车间、声学实验室、光学实验室等先进设备,重点生产音响设备、功放设备、OWS蓝牙耳机、三色激光投影仪等3C电子产品。目前,企业均已开展市场布局与合作对接,计划于2026年初实现投产。
公司负责人表示,项目投产后年产值可达2亿元,产品将远销非洲、欧洲、亚洲、美洲等多地市场,覆盖家庭影院、共享KTV、主题酒店等多种应用场景。
据了解,阿沃数码产品覆盖智能影K音箱、蓝牙音响、投影仪等类别,能够为客户提供产品规划、研发设计、生产一体化的OEM&ODM服务。
总投资 6.5 亿元,光谷新型显示研发基地全面封顶
近日,由中铁武汉电气化局承建的武汉光谷新型显示产业研发生产基地项目主体结构全面封顶,正式转入二次结构与幕墙施工阶段。这个总投资 6.5 亿元的产业载体预计 2026 年建成投产,将聚焦喷墨制造设备等 “卡脖子” 技术研发,为光谷 “光芯屏端网” 产业集群再添创新引擎。

据了解,该基地选址于光谷智造园左岭大道核心区域,占地 92 亩,总计容建筑面积达 12.5 万平方米,容积率 2.0,规划建设集研发、生产、办公及配套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空间。项目自 2024 年 4 月开工以来,建设团队通过优化施工流程、倒排工期等举措,克服工期紧、任务重等挑战,如期完成主体结构封顶。“下一步将全力推进内部精装修及幕墙安装,确保项目保质保量交付。” 项目经理尹罗表示。
作为光谷新型显示产业链的关键延伸项目,基地将深度依托华星光电、天马微电子等龙头企业的产业基础。目前,TCL 华星武汉基地已形成高端显示面板全产业链,2024 年产值突破 200 亿元,累计产值超 1100 亿元;光谷中小尺寸显示面板全球市场占有率已达 24%,成为全国最大的中小尺寸面板研发生产基地。基地将重点攻关的喷墨制造设备技术,正是突破印刷 OLED 产业化的核心环节 —— 相较于传统蒸镀技术,其材料利用率可从 20% 提升至 85% 以上,且能降低大尺寸面板制造成本,目前全球仅少数企业掌握 300ppi 以上分辨率打印技术。
总投资3亿元,蓬冠电子TFT液晶显示模组项目设备调试
四川蓬冠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项目一期投资约3亿元,含有3条标准液晶显示模组产线、显示器、一体机电脑组装产线,建成后可形成月产液晶模组200K、显示器20K的生产能力。
据公司负责人介绍,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值将超4亿元,并解决当地用工100人以上。目前生产线正在紧张筹备中,计划10月中旬进行设备调试。计划于2026年初实现投产。
总投资5.3亿元,三月科技新型光电材料高端生产基地开业
10月28日,位于锡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三月科技综合技术研发中心暨新型光电材料高端生产基地项目正式开业,为全区光电信息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此次投产运营的三月科技综合技术研发中心暨新型光电材料高端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5.3亿元,规划用地约30亩,将逐步建设年产30吨OLED材料生产基地,同时设立综合技术研发中心,对OLED材料、PI柔性显示材料、锂电池材料、半导体光刻胶等方向进行技术研发。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销售8亿元。
江苏三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主要从事OLED显示材料与柔性电子功能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龙图光罩增资3亿元赋能全资子公司 聚焦募投项目建设与战略升级
深圳市龙图光罩股份有限公司拟以自有资金向全资子公司珠海市龙图光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 “珠海龙图”)增资 3 亿元人民币。本次增资将进一步夯实珠海龙图资本实力,为其承担的公司上市募投项目建设提供关键保障,同时推动公司整体战略布局落地。
增资完成后,珠海龙图注册资本将从 3 亿元人民币增至 6 亿元人民币,资本规模实现翻倍;增资后龙图光罩仍持有珠海龙图 100% 股权,后者保持全资子公司属性,不改变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作为本次增资的标的公司,珠海龙图是龙图光罩上市募投项目的建设主体,珠海龙图成立于 2022 年 8 月 31 日,注册地址位于珠海市高新区科新二路 130 号 6 栋,法定代表人为叶小龙,公司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其经营范围聚焦电子信息核心领域,涵盖电子专用材料研发、制造与销售,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及服务,其他电子器件制造,以及货物与技术进出口等,是龙图光罩在电子专用材料赛道的重要落地平台。
本次增资将为项目建设提供必要的资本金支持,解决建设过程中的资金需求,确保项目按计划落地;3 亿元资金注入将显著提升珠海龙图的资本实力,优化其财务结构,为后续生产经营、市场拓展及技术研发提供更充足的资金储备。
本次增资是龙图光罩完善业务布局、强化电子专用材料领域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有助于提升公司综合实力,为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深纺织斥13.34亿投建偏光片产线:瞄准 LCD/OLED 需求
深圳市纺织 (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000045、200045,简称 “深纺织 A”)发布公告,旗下子公司深圳市盛波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简称 “盛波光电”)拟在深圳坪山区投资建设 1.49 米幅宽偏光片产线(8 号线),总投资估算 13.34 亿元,规划年产能约 1800 万平方米,旨在缓解产能瓶颈,强化高附加值产品供应能力。
本次投资的实施主体盛波光电,是深纺织 A 持股 60%、恒美光电持股 40% 的合资公司。其核心业务涵盖偏光片研发、生产与销售,与本次产线投资高度契合。
产线将聚焦 LCD 与 OLED 用偏光片生产,关键配置包括染色拉伸复合生产线、涂布复合生产线及分条机、切片机等设备;同时需购置土地新建生产厂房(含仓库)、动力栋、污水处理站、研发大楼(含食堂)及宿舍等配套设施,规划用地面积约 4.5 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 7 万平方米。
本次产线投建的核心目标包括三方面:一是快速提升偏光片产能规模,填补市场供应缺口;二是增强高附加值产品供应能力,优化产品结构以提升盈利水平;三是强化内部产线协同效率,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公告预计,项目投产后将对公司未来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产生积极影响。
江西省xR产业招商推介大会:14 项目签约总金额 38.7 亿元
10 月 19 日,江西省虚拟现实(VR)产业招商推介大会在南昌隆重举行。本次大会成果丰硕,现场共签约 14 个项目,总金额达人民币 38.7 亿元,签约项目涵盖 AR 智能眼镜生产、新型显示类硬件制造、AI 医疗智能自动化产品生产等多个虚拟现实及相关领域,为江西 VR 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本次签约项目中,纳德光学的投资项目备受关注。该公司计划投资 3 亿元,在南昌建设生产基地,主要开展 XR 头显设备的生产制造,并同步推进相关应用场景的拓展工作。据了解,纳德光学目前的产品主要依赖珠三角地区的代工厂进行生产,此次在南昌布局生产基地后,公司将实现核心产品的自行生产,生产模式迎来重要转变。不仅如此,随着业务在江西的进一步拓展,纳德光学未来还或将公司总部迁至南昌,深化与江西虚拟现实产业生态的融合。
除纳德光学项目外,本次招商推介大会还有多个重点项目签约落地。其中包括九江电子精密器件生产线项目、景德镇祥盈科技半导体封装智能制造项目、萍乡 AR 智能眼镜生产项目,以及新余年产 1.2 亿只大功率磁环生产项目等,这些项目的签约将进一步完善江西虚拟现实及相关产业链布局,推动区域产业协同发展。
总投资10.2亿,凯盛科技“超薄柔性玻璃(UTG)二期项目”再次延期
10月31日,凯盛科技发布公告称,结合募投项目实际建设情况,在募投项目实施主体、募集资金投资用途及投资规模不发生变更的情况下,同意将公司 2022 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即超薄柔性玻璃(UTG)二期项目进行延期:将原预计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有2025年10月延迟至2026年4月。
据了解,该项目已经经历了4次延迟,2023 年 6 月 30 日决定延期至2023 年12 月;于2024年 4 月 17 日延期至 2024 年12 月;于2024年12 月 13 日决定延期2025 年10 月。本次延迟是第4次延迟。
凯盛科技 "超薄柔性玻璃(UTG)二期项目" 总投资金额为 10.194 亿元人民币,其中募集资金投入7.58 亿元(占总投资约 74.36%),自筹资金和银行贷款约 2.614 亿元(占总投资约 25.64%)。截至 2025 年 9 月 30 日,累计投入7.651 亿元,投资进度达 75.06%,其中募集资金部分已投入:6.118 亿元,占募集资金计划投入的 80.71%。
2025 年度,各大厂商除了在折叠屏手机已全面推广使用UTG 产品外,在平板、车载、AR 眼镜、柔性钙钛矿发电玻璃等产品上亦开始布局应用UTG 产品,加之显示终端大尺寸发展的行业趋势等因素均对柔性玻璃基板等关键材料尺寸提出了更高要求。为进一步匹配行业需求,公司在保证已建成产线交付产品的稳定性及一致性的前提下,仍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开发 UTG 迭代技术并优化生产线,如开发不等厚柔性玻璃(UFG)技术产品、UTG 涂层技术等,并积极拓展相关技术在消费电子、汽车、航天、农业等多元场景应用。
截至 2025 年 10 月底,公司 UTG 二期项目己基本建成年产1350 万片UTG 产品主体生产线,相关产品已实现向下游客户批量交付,得到市场的高度认可,剩余产能生产线设备基本安装完成,目前仍处于自动化、智能化调试、验证阶段。考虑到 UTG 二期项目目前产能已能满足市场现有需求,且市场多元化需求在逐步显现,折叠屏产品向中大尺寸发展,公司决定对本项目再次延期,在产线建设过程中将更加聚焦持续提升产线的自动化、智能化,升级设备兼容中大尺寸产品,最终实现产品的全面导入。该项目预计将于 2026 年 4 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联合光电:新型显示和智能穿戴项目延迟
2025 年 10 月 23 日,中山联合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300691,证券简称:联合光电)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及第四届监事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部分募投项目延期的议案》。根据公告,公司决定将 “新型显示和智能穿戴产品智造项目” 的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从 2025 年 12 月 31 日延期至 2026 年 12 月 31 日,此次调整未改变募集资金用途、投资总额及实施主体。
对于 “新型显示和智能穿戴产品智造项目” 的延期,联合光电在公告中明确,此举是结合项目实际实施情况的审慎安排,核心原因集中于设备落地与产线衔接的客观周期。目前项目所需设备订单已陆续下达,但设备的交付、安装及系统调试需必要时间,无法压缩核心建设流程;公司当前汽车自动化产线处于满负荷运行状态,新设备导入需在保障现有生产稳定的前提下有序推进,避免对现有业务造成影响;项目涉及的 AR 新设备正陆续导入,其与整体产线的联调联试需一定周期,为确保投产后达到预期效益,需预留充足时间验证产线稳定性。
截至 2025 年 9 月 30 日(数据未经审计),公司 2020 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募集资金使用情况如下:

新型显示和智能穿戴产品智造项目预计投资总额 4.96 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拟投入募集资金 3.92 亿元,累计已投入 2.50 亿元,投资进度达 63.86%;
和辉光电第六代 AMOLED 生产线产能扩充项目延期至 2026 年 9 月
10月31日,上海和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其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投资的 “第六代 AMOLED 生产线产能扩充项目” 将延期至 2026 年 9 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原计划时间为 2025 年 12 月。

据公告披露,该募投项目目标为将现有第六代 AMOLED 生产线产能由 30K / 月提升至 45K / 月。截至目前,项目中 7.5K / 月产能已在 2025 年 3 月实现量产,剩余 7.5K / 月产能建设正在推进中。本次延期仅涉及项目进度调整,项目实施主体、实施方式及投资总额均保持不变。
本次项目延期主要因技术升级及设备供应问题导致。为适配行业技术发展趋势,提升高端 AMOLED 面板产品在 LTPO、Hybrid、Tandem 等先进技术领域的竞争力,公司对部分产线进行技术升级,但因设备供应商交付延迟,技术升级所需的部分设备尚未完成安装调试,致使项目无法按原计划达标。
截至 2025 年 9 月 30 日,该募投项目累计投资金额达 68.32 亿元,其中 “第六代 AMOLED 生产线产能扩充项目” 累计投入 53.32 亿元,补充流动资金 15 亿元。当前募集资金余额为 13.99 亿元(含累计利息收入扣减手续费净额 2.29 亿元),其中 12.28 亿元用于暂时补充流动资金。
结语:
这些密集落地的新型显示项目,不仅是数字经济时代的 "屏实力" 象征,更是中国制造业向高端攀升的生动注脚。从 TCL 华星印刷 OLED 的材料革命,到维信诺 ViP 无掩模技术的工艺突破;从惠科全色系 M-LED 芯片的产业链延伸,到洲明科技 AI 赋能的显示新场景,中国显示产业正以 "屏联万物" 的姿态,深度融入人工智能、物联网、智能座舱等新兴技术生态。
展望未来,随着这些项目陆续投产,中国显示产业将进一步巩固全球显示市场占有率和面板份额优势,加速构建 "显示无处不在、智慧触手可及" 的产业新生态。在 "AI + 显示" 的融合发展新周期中,这些新型显示技术将如同璀璨星辰,照亮数字经济的广阔苍穹,为中国从显示制造大国向创新强国的历史性跨越提供强大引擎,让中国显示产业在全球舞台上绽放更加夺目的光彩。
2025高交会来了丨洲明邀您见证“光显+AI”智显未来作者:pjtime资讯组 25-11-06
全国首列主题娱乐沉浸式文旅专列启程|洲明提供LED方案作者:pjtime资讯组 25-11-06
海拔再高 视界无畏!AET阿尔泰全倒装COB入驻青藏高原作者:pjtime资讯组 25-11-06
领灿科技以980㎡ LED巨屏,点亮第47届东盟峰会晚宴作者:pjtime资讯组 25-10-29
株洲沃顿 Firefly 系列赋能沙特吉达雷克萨斯 4S 店作者:pjtime资讯组 25-10-29
雷曼光电2025年三季度业绩回暖: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增超 120%作者:佚名 25-10-28
两个百亿落地,惠科为何在LED直显上开启“豪赌”模式作者:那山那水 25-10-23
惠科的战略纵深,300亿元落子郑州,涉及IT显示、车载显示及Mini/Micro LED三大技术作者:飘雪 25-08-18
总投资超1086亿,BOE、维信诺、乾照光电等27大MLED、OLED新型显示项目6月最新进展作者:佚名 25-07-02
惠科、TCL、维信诺、京东方、乾照光电等8企传IPO/募投/并购资本新动向作者:佚名 25-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