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LED整线设备方案,能带来“巨量转移”的巨量交付吗
长久以来,以巨量转移技术为核心的一系列高精度、高效率、高良率工艺,困扰着MLED(mini/micro)行业的发展。然而,这种局面正随着一种新的商业模式的出现而发生变化。
2025年11月17日,苏州迈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简称“迈为股份”)与深圳雷曼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雷曼光电”)在深圳举办签约仪式,双方就MLED整线设备解决方案项目达成合作。——通过MLED整线设备方案,MLED直显企业有望获得一种快速、标准化和高可靠性的设备与工艺组合体,一次性打通MLED量产难题!
核心方案整体打包,降低MLED产线构建门槛
据悉,迈为股份MLED整线设备(及工艺)解决方案,一次性帮助用户解决从“上板设备”到“收板设备”的完整MLED封装模组从转移到焊接的全自动工艺体系问题。典型解决方案核心设备,包括了12.5微米精度锡膏印刷设备、12微米精度飞行刺晶技术巨量转移设备和激光巨量键合设备,并配备迈为自研MES系统。

整体解决方案具有节约、高效、高可靠的特点。例如,占地面积仅为传统工艺方案的1/2,为客户节约空间成本。飞行刺晶巨量转移单线UPH 4.14KK/H,单头效率可达280K UPH,定位精度提升至 ±8 微米,适配芯片尺寸最小兼容0204芯片。特别是在业内普遍关注的良率方面,该整线方案已完成0204小芯片+40μm GAP板材的验证,整体良率达到99.9962%。
高良率的秘密在于,飞行刺晶巨量转移和激光巨量键合均是非接触式方案,极大避免了“微小LED晶体”的损伤;同时飞行刺晶巨量转移过程可进行键合前修复,修复过程破坏性更低,提升了产品直通率;整套方案系统进行了针对性参数优化,前后工艺环节匹配性更好,高性能产出下更为稳定可靠。
“除了技术创新,更是用工程化思维,解决了行业难题!”对于这种整套MLED方案,业内人士指出,从客户角度看这是ALL in ONE的方案,减少了客户在设备选型、连通和调试等环节的工作,应用效率更高。特别是对于此前在MLED封装产业链积累较少,甚至缺乏深入布局的企业,可以依赖这一方案,快速达到全球领先工艺和产出能力。
从供应商角度看,通过一整套方案,供应商可以在不同工艺环节之间,采用更为灵活的“难度适配”模型。即从总体效率和成品率出发,有效分解每一个环节的设备设计极限,进而寻求现有技术方案下的“最优解”。这不是依靠单一设备突破带来效能提升,而是依靠整体协同与单一设备突破同步,实现更多的效能进步。

既有技术效能最大化优势,也有客户涉足MLED封装环节门槛最低化特色——这就是迈为股份MLED整线方案的新商业价值,也是目前行业解决MLED更快速落地问题的关键工程性创新和探索。
整体方案成关注焦点,或推动MLED加速落地
从领先技术探索到成熟应用的转折:这是整套方案型MLED装备,推动MLED行业正在跨越的一道门槛!事实上,强调MLED整线设备概念、产线体系性打通的厂商不止迈为股份一家。
例如,11月20日,国产Micro LED设备商壹倍科技宣布,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融资将用于持续加强Micro LED与化合物半导体领域的检测技术研发,保障产品交付能力。壹倍科技专攻Micro LED检测技术与设备,产品覆盖从衬底外延、COW(Chip on Wafer)芯片、巨量转移到MIP(Micro LED in Package)模组的各个前道生产环节光学检测设备,可提供一站式前道工序检测解决方案。

再例如,2025年11月18日于武汉举行的天马微电子全球创新大会(TIC 2025)上,发布了全球首款全激光巨转TFT基108英寸4K Micro LED。对于该产品天马强调了以“全激光巨量转移工艺”为中心,主要涉及激光排片、激光巨量转移、激光键合和激光原位修复等技术环节,构成的一个“全激光”解决方案体系。
其中,激光巨量转移技术LMT,是以激光作用于释放层材料, 使其发生烧蚀、产生的蒸汽压力将Micro LED转移至目标基板的技术。其业界最大的准分子激光,光斑面积可以达到2*16mm,转移精度在1um以内,上载板可以兼容4/6/8英寸,下载板为250*250mm,具有高转移效率的优势。
据悉,深天马G3.5代 micro LED线建设于 2024年6月26 日实现产品点亮,在产线建设过程中,超 30 款量产设备和材料为天马联合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首次共同开发。目前已经形成可复制、稳定小批量交付的产线解决方案能力。深天马期待大屏应用Micro LED产品在2025-2027年有规模化产品推向市场;车载领域希望2028-2030年能够实现大规模量产。
这些行业上游和中游环节的信息表明,MLED的规模化量产技术、工艺和设备门槛已经“大为降低”,从此前解决有无问题,向未来成熟量产、方案和工艺可高度复制的新阶段前进。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业内乐观预计MLED的产能投资将日益呈现“扩散和扩张”的发展特征。
量能时代来临,LED终端企业面临新机遇
“此前,MLED产线构建,必须在不同设备、工艺方案之间认真选择,并连通成整体;现在则更多可以采用成熟整体方案的‘复刻’方式快速构建产能。”

业内人士指出,不断降低的产能扩张门槛,以及整体打包产线方案对初入门选手的友好性,可能带来的MLED量产能力的扩散,并成为未来一段时间MLED产业发展的重点。迈为股份与雷曼光电的合作,代表的就是MLED产业的产能扩散和扩张的复刻性时代来临。这意味着更多的行业玩家可以在MLED中游环节“大展拳脚”。
生产能力能够大规模复制,这不再是实验线、试验线、中试线,而是量产线的标准设备供给状态。随着整线设备方案的成熟与推广,MLED产业也将迈向标准化、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这不仅解决了长期制约行业发展的技术与工艺瓶颈,更开启了产能快速复制与广泛参与的新格局,开辟“巨量交付”的新一轮的MLED周期。
这个MLED “基础规模还不够”、“潜在市场巨大”、技术门槛上几乎人人都可参与的新周期,LED直显企业面临一个“要么加入进来”,要么“看着别人领先”的窗口期。即,MLED整线设备解决方案不仅仅是一种技术上的进步、工程上的创新、商业模式上的变革,更意味着MLED行业的一次跨越:从小步快破的尝试性突破,到大步跃进的规模性突破。对此,LED直显企业必须思考:1.未来自己需不需要MLED的中游封装竞争力;2.如何,以及在多大规模上构建中游产业链能力。
对此,迈为股份总经理王正根表示:“我们创新推出MLED整线设备与工艺解决方案,助力客户高端产品制造提效降本……推动LED显示产品加速走进家庭场景,实现从商用市场到消费市场的跨越。”
深天马:Micro-LED 技术落地开花 多举措夯实投资价值作者:佚名 25-11-21
冷屏时代,李漫铁擘画LED显示的未来作者:pjtime资讯组 25-11-18
COB技术,迎来面板企业与LED直显企业“终极之战”作者:四季花开 25-11-14
器件+应用:辰显与飞利浦商显、AOC联合打通TFT-Micro LED落地之路作者:四季花开 25-11-12
雷曼“高清王冷屏大师”发布:AI低功耗冷屏系统破解LED显示痛点作者:pjtime资讯组 25-11-12
晶合光电Micro-LED先进封装先导量产线全线贯通,年产15万套加速国产光源芯片落地作者:佚名 25-11-10
冠捷科技与辰显光电达成战略合作,共推TFT基Micro-LED产业跃迁!作者:pjtime资讯组 25-11-07
雷曼光电参加世界显示产业大会Micro LED产业论坛,协同推动产业链发展作者:pjtime资讯组 25-11-05
辰显光电牵头举办Micro-LED产业对接会,推动产业链迈向量产元年作者:pjtime资讯组 25-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