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影厅在2024年,数量达到了105家,产生了9600多万的票房,票房占比和数量占比的增长幅度都达到了55%以上”!这是中影科技(北京)执行董事边巍对2024年LED电影屏产业发展情况的汇报。
据业内人士表示,在LED电影屏比传统投影屏显著高出数倍成本的竞争格局下,其还能获得如此高的增速,代表了行业对“探索新生产力”的热情。例如,最近热播的哪吒2,作为一个3D大电影,在LED屏上就能实现更好的、和2D电影一样的亮度体验——而一般的投影影厅,3D效果的亮度则要对比2D效果打对折。
技术体验优势,是LED电影屏“安身立命”的基础。但是,2024-2025年行业的发展,远不止是“技术持续升级”这么简单,在市场和行业规则上的进步,是影响产业未来走势的另外两大支撑点!
LED电影屏,构建新的规则秩序
据央视报道,由中国提案的电影国际标准项目《数字电影LED影厅光学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已经获得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正式立项批准,有望用三年时间成为一项正式的国际标准。
而目前,市场上的LED电影屏多强调自己拥有DCI认证:DCI认证既不是国际标准认证,也不是我国的国家标准认证!
DCI电影标准是由数字影院倡导组织(Digital Cinema Initiatives, LLC,简称DCI)推出的一项结合了画质音效需求和版权保护需求的数字电影标准。数字影院倡导组织(DCI)是由美国好莱坞七大电影制片公司(其中米高梅已退出)于2002年3月联合成立的,旨在制定数字电影系统规范的组织。可以看到,DCI标准,本质是美国好莱坞的头部内容企业的“团体标准”。
当然,基于好莱坞内容在全球的强势,DCI标准成为了电影放映行业的事实性“强制”标准。因为,不符合这一标准的设备和影院,就无法放“好莱坞大片”。所以,这构成了一个内容垄断到标准规则垄断的“实力”链条!
2022年以来,随着LED电影屏的发展,DCI标准也在不断升级和改进。但是,其作为一项开始于数字投影时代,与美国TI的DLP数字电影放映机系统高度匹配的标准,在LED电影屏时代的“适用性”始终存在“被质疑”的空间。同时,全球电影院线和装备产业,也需要一个独立的、更为中立性的国际标准体系。
例如,DCI的3D放映的银幕最低亮度虽然由4.5FL(伏特朗勃)提升到6FL,但是这距离DCI规定的2D数字电影的银幕亮度要求14±3FL,约合 48 nits(坎德拉/平方米)依然有不小的距离。LED电影屏能够轻松提供14 FL的3D放映亮度,乃至更高的水平。这源于,LED电影屏普遍具有的数十流明到300流明以上的亮度可调性优势。
“美标和ISO国际标准的对抗,在电影荧幕上可能会上演!”业内人士指出,在投影机产品,如亮度等关键参数上,就有ISO标准、ANSI标准的争议。ISO亮度是本世纪初日本企业提交和主导的国际标准组织通过的亮度标准;ANSI亮度则是上世纪90年代美国投影行业企业的“行业标准”。目前,这两大亮度标准依然活跃在国际投影市场,无法统一。其中,核心原因在于美国掌握了DLP核心技术,日本投影企业则大量采用了3LCD和3LCOS投影技术,形成了阵营之争。
业内认为,随着LED电影屏市场的发展,其会不会也出现ISO和DCI之间的标准之争,值得关注。
强势市场才是确立新规则的“实力”基础
“美国TI的DLP方案占据全球电影荧幕市场95%以上的份额;2024年全球电影票房前十中,好莱坞电影占9席、全球影视票房100强中,好莱坞影片也占据95%票房、全球影史中,海外票房超过2亿美元的影片,只有4-5部是非英语影片……”恰是这些实力,这些技术和科学之外的因素,让DCI电影标准如此强势。
但是,对于“基于实力的规则秩序”,新的挑战正在出现。2024年中国电影总票房425.02亿元,总观影人次突破10亿,年度总票房位列全球第二,银幕总数持续保持第一。其中,国产片票房占比超78%;前十票房影片中,国产影片包揽前8名,好莱坞和日本动漫囊括第九和第十名。
2025年春节档,哪吒2更是成为现象级影片,不仅进入全球电影历史票房前十,且成为了全球影史票房最高的动画电影,表现出极高的市场和电影工业水平。这样的成绩,还是建立在海外排片,尤其是欧美市场排片明显劣势的背景下。对此,业内分析认为,一个独立于好莱坞,规模媲美北美,未来上升潜力依然巨大的电影观众与需求大市场已经形成;一个独立于好莱坞和欧美,拥有极高制作水平的电影内容工业体系也已经崭露头角。
这种市场端优势,与LED电影屏新技术的优势,显然有“惺惺相惜”的效果。例如,2024年全球新增LED电影屏,我国市场占比最高,且20米巨幕产品的应用更是以我国市场为主;LED电影屏大多数获得DCI认证的产品型号,都属于我国企业。我国LED产业链占据全球相关产业比例高达7成以上。特别是在新兴的Micro LED领域,我国在产业规模建设、技术研发和装备自主创新上,都具有全球优势。
如果说,好莱坞基于“实力”成就了DCI标准;那么我国院线、影视和LED产业,也拥有机会,基于“实力”成就新的LED电影屏标准。LED电影屏技术在亮度,色彩,对比度,刷新率等性能上的优势、与投影系统的差异、以及在多元经营可能性上的商业探索,也需要一个崭新的标准与规则体系的支撑。
例如,中影自2022年起着手探索LED制版的技术,进行了反复多次各种色彩空间表现、亮度差异、不同光电转换函数映射方式的对比测试,形成了一套匹配中影CINITY LED影院显示屏系统技术特性的母版制作技术标准。LED制版影片具有高动态、高对比、高亮度、高色彩饱和、高刷新率等特色优势。
市场方面,中影科技与合作伙伴奥拓电子整合最先进的LED灯珠、驱动、控制、算法、服务器对接等资源与技术,全力对服务器、LED电影屏、控制系统、3D系统等方面进行联合技术攻关。
除了奥拓电子,洲明科技创新研发沉浸式影厅和全球首款透声屏等产品与解决方案,并将在未来推出3.8米家庭影院屏,满足多元化的观影需求。同时洲明UCINE LED电影屏在北京、哈尔滨、新疆、成都、三亚、南京、衢州等地区投入使用,在海外市场,目前UCine LED影厅已在洛杉矶、莫斯科、东欧等地成功落地。
产品方面,还有QSTECH青松光电为影院量身打造的4K三折面沉浸式 LED 电影屏照亮了电影行业的新未来。青松三折面沉浸式LED电影屏分为三块,中间主屏达到4K分辨率,尺寸10.56米×5.4米,左右两块副屏尺寸为3.84米×5.4米,整屏宽度18.24米,面积近100平方米,由三台杜比服务器解码驱动。
再例如,标准编号为DY/T 8-2023的《数字电影LED影厅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自2023年11月20日起实施。该标准规定了数字电影LED影厅的光学和声学技术要求及测量方法,是我国首个数字电影LED影厅行业标准。目前我国产业正在争取以该标准为基础,构成崭新的国际ISO标准。
整体上,从技术到市场,再到规则,国内LED电影屏产业发展的基础越来越深厚。业内预估,全球电影装备市场规模目前在60亿美元每年左右,未来会发展到100亿美元左右。对于LED产业而言电影屏是一个巨大的潜力市场。以LED电影屏新生产力为基础,推动全球影视产业进入新纪元,是我国产业界的一大机遇,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