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格光电2024年财报:营收22.21亿元,同增22.45%
4月24日,江西沃格光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4 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21亿元,同比增长22.45%;实现归母净利润亏损1.22亿元,经营性现金净流量126,963,270.85 元。母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22亿元,同比增长2.51%;净利润14,836,656.15 元,经营性现金净流量342,045,157.81 元。
报告期内,公司归母净利润出现亏损,主要系为更好的推动玻璃基线路板行业应用和未来产业发展,在已有技术路径和工艺较为成熟的基础上,需要提前布局一定产能,以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由于新项目的投入以及和客户多个项目的合作开发,也同步导致公司研发投入、管理费用、市场推广等费用增加,对公司当期损益产生一定影响。
报告期内,光电玻璃精加工业务实现销售收入61,771.67 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8.22%;光电显示器件业务实现销售收入124,725.27 万元,与上年时期相比46.39%。报告期内营收增长主要系光电玻璃精加工业务和高端光学膜材模切业务营收增长,公司传统业务处于盈利状态。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从事光电玻璃精加工业务、背光及显示模组、显示触控模组、高端光学膜材模切、玻璃基TGV 多层线路板和玻璃光学器件。
公司背光模组产品包括传统LCD 背光、玻璃基Mini LED 背光,产品主要应用于MNT 显示器、笔电、TV、车载等,传统LCD 背光方面,公司加强市场推广和技术升级,导入多家定点客户,报告期内实现营收和利润的增长。
玻璃基Mini LED 背光作为LCD 显示技术迭代与创新,其在2000 分区至4000 分区及以上的0OD中高端显示产品,相较于采用传统COB 方案,采用COG 在材料性能和综合降本方面,拥有绝对的领先优势,并且显示效果媲美OLED 显示,在中大尺寸中高端显示具有广阔应用空间。截止目前,公司玻璃基Mini LED 背光产品已进入批量量产阶段,2025 年有望成为玻璃基Mini LED 背光产业化元年,其凭借优异的性能和成本优势,将持续带动玻璃基Mini LED 背光在TV、MNT、笔电、车载等中高端产品的市场化应用。
公司显示触控模组产品主要以车载显示为主。截至目前,公司拥有富士康、远峰、创维等20 多家车载前装市场客户,项目合作厂商包括上汽通用、比亚迪、东风本田、广汽三菱、长城、长安、一汽解放、吉利、奇瑞、江淮、埃安、哪吒、大众思皓等20 多家终端车企。报告期内,该业务主要为控股子公司东莞兴为公司生产经营,车载客户的导入和相关资质的建立有利于公司玻璃基MiniLED 背光和Micro LED 直显等产品在车载领域的应用。
公司高端光学膜材模切业务主体主要为公司控股子公司北京宝昂及其分子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LCD 显示、OLED 显示产品等,终端应用主要包括消费电子、显示产品、汽车、家电等,其客户主要包括行业知名面板厂以及国内外龙头终端显示企业。报告期内,北京宝昂合并层面实现营收11.44 亿元,较上年同期实现增长52.38%,随着OLED 显示在部分中尺寸产品的渗透,北京宝昂公司与国内外客户的合作将进一步得到扩展和升级,有利于公司长期稳定经营。
报告期内,为加快湖北通格微项目建设和产能布局,公司于2024 年2 月完成收购湖北通格微剩余部分股权,湖北通格微成为公司全资子公司,将其纳入公司合并报表。湖北通格微公司主要生产产品为玻璃基TGV 多层线路板和玻璃光学器件,其主要应用于Micro LED 直显,高算力传输(光模块/CPO)、高频通信(5.5G/6G)、半导体大算力芯片先进封装、微流控等领域。截至目前通格微已完成新建一期年产10 万平米产能(具体按照不同产品实际产能为准),并已进入小批量供货阶段。
报告期内,湖北通格微结合自身技术能力,参与到IC 设计、封装、应用等全产业链;在光通讯和高算力传输领域,和行业知名企业合作开发,加快1.6T 及以上光模块应用,参与产业链关于CPO的研发和应用;在射频领域,与行业著名企业合作开发下一代5.5G/6G 射频天线;在微流控领域,与国际客户联合开发新一代玻璃载板,已逐步进入批量发货阶段。
在Micro LED 直显方面,公司不断升级玻璃基TGV 线路板产品技术解决方案,与客户持续进行深入沟通交流,历经一年左右时间,最终实现重大技术突破,满足了客户对产品的各项指标要求,部分产品已正式小批量供货。该产品的正式发布和规模量产,将有望使P1.0 以下Mini/MicroLED 室内显示正式进入消费级领域。通格微2024 年实现营收203 万元,2025 年一季度实现营收388万元,预计2025 年随着相关产品量产的实现,营收将进一步得到增长。公司也将加快产能投放和相关布局。
截止2024 年12 月31 日,公司分别向美国、欧洲、日本、通过PCT 途径申请了2 套专利,均已授权;申请国家专利728 件,其中发明285 件,实用新型专利443 件;共授权专利430 件,其中发明专利119 件,实用新型专利311 件;并荣获第二十二届中国专利优秀奖、第四届江西省专利奖。











